2022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团踏上青藏高原。
2022年4月30日,陈刚教授父子携手登顶珠峰。
肖龙教授带师生在柴达木盆地开展火星类比研究。
● 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总书记的讲话字字千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校发展史,正是一部为国找矿、为党育人的奋斗史。学校从建成之初,就响应国家“开发矿业”的号召,培养了一批批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的理想的热血青年和专业人才。
七十年来,如校歌《勘探队员之歌》中所唱:“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师生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而随着师生脚步越走越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逐渐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创下“平均每1000名地学类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的佳话。
如今,新一轮为国找矿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表示,这是学校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
■ 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回顾七十年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秉承“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与祖国同频共振,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中国自然资源行业同发展共荣辱。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大调整,中国地质大学应运而生,这是一所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的知名大学,建起了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体系。那时,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是最紧要的任务。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勇当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躬身山原旷野,奋战地质工作一线,被誉为“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
1987年,中国地质大学组建,总部在武汉,分设武汉和北京两部,开始了由单科性地质院校向以地质学科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地质大学的转型。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师生争当改革先锋,赵鹏大老校长建立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开创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殷鸿福院士首次提出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新定义,使古、中生界界线的全球层型(“金钉子”)得以设在中国;於崇文院士一生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为祖国的地质找矿、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师生们还参与发现了内蒙古超大型大营铀矿,一举摘掉了中国贫铀的帽子;在西藏发现了超大型铜矿,实现了我国铜矿找矿方面的重大突破;参与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进入新时代,学校足球竞彩网“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敢当创新先锋。他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质行业发展,领回200毫克嫦娥五号首批月球样品,服务国家探月工程;参与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践行“向地球深部进军”重大战略使命;找油气、找关键金属矿产,助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保护开发……师生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深地、深海、深空核心技术难题,形成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创新研究格局。
■ 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2018年,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下十字遗言,感动和激励了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这是他的临终遗言,也是他在地质构造、地震预测和地热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见证,更是以他为代表的地大师生奉献一生、“为国找矿”的赤子之心。
作为地质工作者,坐“冷板凳”,闯“无人区”,是地大师生们常常面临的挑战。他们“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四海为家”,即便如此,为了祖国,为了科研,他们仍然一次次出发。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肖龙和团队在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进行了8年火星类比研究,累计行程4万公里,涉及的科研点位有近百个,只为能在那里打开一扇人类在地球上认识火星的窗口。海洋学院教授陈刚攀过珠峰,去过南极,到过西沙,遭遇过雪崩、地震、泥石流,多次深陷险境仍义无反顾。工程学院唐辉明教授团队在湖北巴东建起世界上首个滑坡灾害大型野外综合“地下实验室”,只为破解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使命,把地质报国作为理想追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地大人取得了辉煌成绩。仅过去十年,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1项。
■ 把思政课开在祖国大河山川
“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抓起,从我做起……”7月21日,在海拔5500米的青海格拉丹东雪峰西侧山脚下,由17名地大青年学子组成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实践团成员汇聚一起,发出保护长江源的倡议。
15天行进1万多公里,深入长江源区开展系列综合考察,这是一次科学考察,更是一堂生动的“高原思政课”。“我们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蹚河谷、攀冰壁、看冰川,上了一堂以冰川、河流、大地为‘教室’的思政课。”实践团成员、环境学院二年级本科生马浩说,“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把长江所需、流域所盼与自身所学所长结合起来,从源头做起保护长江,从自身做起建设美丽长江。”
在地大,课堂常常是开在野外、开在祖国的大河山川之间。学校提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涵盖野外实践教学、校内实验教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实践育人平台体系。建立周口店、北戴河、秭归、巴东四大实习基地,仅周口店野外教学基地走出了40多位院士。此外,还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24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到油田、矿山、野外地调区域以及企业生产、政府机关和事业管理等实践一线,在实践中悟真知。
开在祖国大地的思政课堂,培养出一大批心怀祖国、志向高远的奋斗者。七十年来,学校培养了30万余名毕业生,成长出众多的科技精英、治国英才、商界骄子、体育健儿,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和人民。
面向未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扬帆起航,师生们充满信心、满怀豪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到203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教育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管理卓越的大学,整体进入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满意的教育答卷。”
撰文:魏海勇 刘妍慧
链接:
http://cjrb.cjn.cn/html/2022-10/15/content_244012.htm
《长江日报》(2022年10月15日)